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普中好苗子 獲獎連連
2021-06-04
普門中學創辦人星雲大師為栽培家境貧困、成績優異、資源欠缺學子,成立「好苗子計畫」提供全額獎助學金,嘉惠學子,成果斐然。普中目前好苗子共有121人,他們來自各地,有偏鄉、有山區、有都會,經過老師推薦申請以及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家訪,再予錄取。
好苗子計畫自105年起開始實施,每屆學生都有許多故事,學生以錄取「好苗子計畫」為榮,感謝師公的獎助學金,讓他們有好的學習環境。「讀書改變自己,教育翻轉人生」,學生們的努力也成為家庭希望。在師公、佛光山常住、董事長慧傳法師、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如常法師及師父們、功德主的關心鼓勵下,已成為普門中學特色。
屏東三地門鄉魯凱族部落的高一同學忠王珈,當年由青葉國小校長賴維正推薦,懷著忐忑不安來到普中。暑輔剛來時,每天晚上都因住校想家而哭,甚至想要放棄,寢室的同學也不斷的安慰鼓勵。開學時,師公召見他們,分享他從小生長在動盪時代,無法進入學校就讀為憾,要靠自修來增長知識,讓學生了解讀書的力量與可貴,師公說:「佛光山是我們的家」,你們是一棵苗子,要有陽光、水滋潤才能茁壯,長大後就能成為一棵大樹。聽了這些話,讓王珈溫暖感動,並堅定信念,決心好好讀書,為部落爭光。雖然是山區的孩子,學科基礎薄弱,但在孩子不恥下問,加倍努力下,功課漸入佳境,迎頭趕上,每次段考都保持年級前十名。
部落的孩子歌聲如天籟,王珈分享,雖是基督教家庭,但很喜歡師公的〈三好歌〉、〈感恩的人生〉等歌曲。並與信眾結緣,在校外的比賽更是獲得高雄市原民住歌曲比賽個人組第二名,因此在普中變得更有自信,國三會考不用靠加分就考上雄女,她也感謝師公再給予獎助學金,決定繼續留在普中高中部就讀。
新住民的孩子高一忠同學陳映凱,當年從台北都會區到普中就讀,感覺沉重,沒有信心,但他告訴自己,唯有讀書才能改變。他分享第一學期註冊時,拿著師公獎助學金繳費,那份感動到現在無法忘懷,想到師公的貼心,鞭策自己一定要努力進步。在國中三年怡諄導師的管教嚴謹,生活多采多姿,成功通過英檢中級,還擔任活動中、英文節目主持人,而吉他表演讓他充滿信心、快樂。國三會考錄取建國中學,師公又給映凱同學獎助學金,讓他直升普中高中部就讀。對生物科學有興趣的他,申請到「中山大學生物科學菁英培育計畫」,希望在大學師資及資源協助下,未來朝生物醫學發展,研究各類疫苗,貢獻社會。
國二同學王言明,家住田寮山區,從小天資聰穎,國小資優跳級,經爸媽申請錄取普中好苗子,家長們認同大師理念,普中校園住校獨立,培養孩子多元發展。夫妻重視孩子教育,自己到普中觀察多次,認同學校生活教育及教學,成為好苗子,言明同學數學資優,甚至超越同齡已是國中三年級程度,經常代表學校參加數學比賽。王言明與同班好苗子吳侑庭參加「2020WMI世界數學邀請賽」榮獲銅質獎,今年又與同班好苗子蔡喆宇參加「2021WMI世界數學邀請賽」取得台灣資格賽代表權。雖然得獎無數,但他不驕傲,認為都是師公、學校的幫助,他也會持續精進努力。
來自台灣最南端屏東滿州鄉的國一潘青玫,是低收入戶,家庭環境辛苦,媽媽是新住民,身體微恙,父親為了照顧媽媽,工作時常中斷,經濟斷炊,青玫了解要改善家庭唯有讀書,經「台灣聖道之母愛加倍關懷協會」李惠蘭修女推荐申請到「好苗子計畫」,導師表示,青玫很貼心,讀書認真,苦讀型,家庭經濟拮据,沒有零用錢,她不以為意,感謝師公的獎助學金,讓她吃得飽、讀得好,山上師父常會結緣餅乾,她會儲存當做零食,她的目標就是長大成為一位傳道、授業、解惑的老師,春風化雨,又有穩定收入,讓爸媽不用辛苦。
校長蔡國權表示,普中好苗子在大師及佛光山常住、文教基金會、董事長、學校照顧下,有亮麗成績表現,知道「好苗子計畫」獎助學金,是師公「一筆字」義賣善款,各地功德主贊助才有的基金,師公說:「我不缺錢,但我的好苗子計畫需要錢,我要不斷寫下去」。孩子們感動師公的辛苦,每學期的佛光家庭日都會邀請家長一起回山,見證孩子們的成長,孩子們亦會利用這一天告報他們的進步,並貼心、撒嬌呈上感謝卡,或用其它方式表達對師公的敬意與祝福。家長最感謝大師的恩澤,讓他們把孩子送到普中是正確選擇,學校辦學用心,最好的導師、任課老師來栽培孩子,品格、升學兼顧,讓他們放心工作。
蔡國權進一步說:這幾年的努力,普中好苗子受到社會大眾、學校肯定,已成品牌,變為窄門,要成為「好苗子」不容易,學生們很珍惜這份榮耀,並將「榮耀」化為動力,實踐「好苗子計畫」目的,讀書開創美好人生,並牢記師公開示如何做個普中人:「要說滿口的好話、要做滿手的好事、要有滿面的笑容、要具滿心的歡喜」以此目標前進。
好苗子計畫自105年起開始實施,每屆學生都有許多故事,學生以錄取「好苗子計畫」為榮,感謝師公的獎助學金,讓他們有好的學習環境。「讀書改變自己,教育翻轉人生」,學生們的努力也成為家庭希望。在師公、佛光山常住、董事長慧傳法師、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如常法師及師父們、功德主的關心鼓勵下,已成為普門中學特色。
屏東三地門鄉魯凱族部落的高一同學忠王珈,當年由青葉國小校長賴維正推薦,懷著忐忑不安來到普中。暑輔剛來時,每天晚上都因住校想家而哭,甚至想要放棄,寢室的同學也不斷的安慰鼓勵。開學時,師公召見他們,分享他從小生長在動盪時代,無法進入學校就讀為憾,要靠自修來增長知識,讓學生了解讀書的力量與可貴,師公說:「佛光山是我們的家」,你們是一棵苗子,要有陽光、水滋潤才能茁壯,長大後就能成為一棵大樹。聽了這些話,讓王珈溫暖感動,並堅定信念,決心好好讀書,為部落爭光。雖然是山區的孩子,學科基礎薄弱,但在孩子不恥下問,加倍努力下,功課漸入佳境,迎頭趕上,每次段考都保持年級前十名。
部落的孩子歌聲如天籟,王珈分享,雖是基督教家庭,但很喜歡師公的〈三好歌〉、〈感恩的人生〉等歌曲。並與信眾結緣,在校外的比賽更是獲得高雄市原民住歌曲比賽個人組第二名,因此在普中變得更有自信,國三會考不用靠加分就考上雄女,她也感謝師公再給予獎助學金,決定繼續留在普中高中部就讀。
新住民的孩子高一忠同學陳映凱,當年從台北都會區到普中就讀,感覺沉重,沒有信心,但他告訴自己,唯有讀書才能改變。他分享第一學期註冊時,拿著師公獎助學金繳費,那份感動到現在無法忘懷,想到師公的貼心,鞭策自己一定要努力進步。在國中三年怡諄導師的管教嚴謹,生活多采多姿,成功通過英檢中級,還擔任活動中、英文節目主持人,而吉他表演讓他充滿信心、快樂。國三會考錄取建國中學,師公又給映凱同學獎助學金,讓他直升普中高中部就讀。對生物科學有興趣的他,申請到「中山大學生物科學菁英培育計畫」,希望在大學師資及資源協助下,未來朝生物醫學發展,研究各類疫苗,貢獻社會。
國二同學王言明,家住田寮山區,從小天資聰穎,國小資優跳級,經爸媽申請錄取普中好苗子,家長們認同大師理念,普中校園住校獨立,培養孩子多元發展。夫妻重視孩子教育,自己到普中觀察多次,認同學校生活教育及教學,成為好苗子,言明同學數學資優,甚至超越同齡已是國中三年級程度,經常代表學校參加數學比賽。王言明與同班好苗子吳侑庭參加「2020WMI世界數學邀請賽」榮獲銅質獎,今年又與同班好苗子蔡喆宇參加「2021WMI世界數學邀請賽」取得台灣資格賽代表權。雖然得獎無數,但他不驕傲,認為都是師公、學校的幫助,他也會持續精進努力。
來自台灣最南端屏東滿州鄉的國一潘青玫,是低收入戶,家庭環境辛苦,媽媽是新住民,身體微恙,父親為了照顧媽媽,工作時常中斷,經濟斷炊,青玫了解要改善家庭唯有讀書,經「台灣聖道之母愛加倍關懷協會」李惠蘭修女推荐申請到「好苗子計畫」,導師表示,青玫很貼心,讀書認真,苦讀型,家庭經濟拮据,沒有零用錢,她不以為意,感謝師公的獎助學金,讓她吃得飽、讀得好,山上師父常會結緣餅乾,她會儲存當做零食,她的目標就是長大成為一位傳道、授業、解惑的老師,春風化雨,又有穩定收入,讓爸媽不用辛苦。
校長蔡國權表示,普中好苗子在大師及佛光山常住、文教基金會、董事長、學校照顧下,有亮麗成績表現,知道「好苗子計畫」獎助學金,是師公「一筆字」義賣善款,各地功德主贊助才有的基金,師公說:「我不缺錢,但我的好苗子計畫需要錢,我要不斷寫下去」。孩子們感動師公的辛苦,每學期的佛光家庭日都會邀請家長一起回山,見證孩子們的成長,孩子們亦會利用這一天告報他們的進步,並貼心、撒嬌呈上感謝卡,或用其它方式表達對師公的敬意與祝福。家長最感謝大師的恩澤,讓他們把孩子送到普中是正確選擇,學校辦學用心,最好的導師、任課老師來栽培孩子,品格、升學兼顧,讓他們放心工作。
蔡國權進一步說:這幾年的努力,普中好苗子受到社會大眾、學校肯定,已成品牌,變為窄門,要成為「好苗子」不容易,學生們很珍惜這份榮耀,並將「榮耀」化為動力,實踐「好苗子計畫」目的,讀書開創美好人生,並牢記師公開示如何做個普中人:「要說滿口的好話、要做滿手的好事、要有滿面的笑容、要具滿心的歡喜」以此目標前進。
相
關
消
息